什么是血脂异常? 乳腺癌患者为什么更容易出现血脂异常? 如何有针对性的对血脂异常问题进行管理? 血脂异常的患者,饮食应该要特别注意什么?
血脂是存在于人体血浆中的脂类物质的总称,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类脂。
血脂异常也被称为高血脂症,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浆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水平异常的一类疾病。影响血脂水平的因素有很多,如年龄、吸烟、饮酒、锻炼、饮食、超重等等。血脂异常早期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因此我们需要通过血液检测来发现。
血脂四项的检查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通常当检查报告显示三酰甘油(TG)≥1.7mmol/L,和(或)总胆固醇(TC)≥5.2 mmol/L,和(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4 mmoL/L,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 mmol/L,则提示患者存在血脂异常。
多数乳腺癌患者处于围绝经期或绝经期,随着年龄上升和雌激素水平进一步下降,血脂异常的发生率也随之明显上升。
当然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超重肥胖等也是患者出现血脂异常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内分泌治疗、化疗等治疗亦会升高乳腺癌患者的血脂水平。
过高的血脂水平,不仅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还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复发转移相关。有研究显示,和血脂相关心脑血管疾病事件已成为绝经后乳腺癌患者首要死亡原因。
内分泌药物
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是乳腺癌中最常见的亚型,应用内分泌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疾病进展的风险。
常见的口服内分泌药物包括:Tamoxifen/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他莫昔芬、托瑞米芬、来曲唑、阿那曲唑、依西美坦等。这几种内分泌药物或多或少都可能导致血脂异常的问题,根据现有研究数据显示,Tamoxifen/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他莫昔芬对血脂的影响较小,而阿那曲唑、来曲唑、依西美坦等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发生血脂异常的风险相对会较高一些。
化疗药物
众所周知,化疗药物在杀死和抑制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正常细胞产生损伤,从而影响正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乳腺癌患者化疗结束后出现体重和血脂异常的比例明显增加。
原因主要是由于化疗药物可导致脂类正常代谢受到损害,造成血脂异常。另外,化疗诱发的闭经会使患者的雌激素水平明显降低,从而引起血脂水平异常。
必须要告诉大家的是,血脂是一项可控制、可逆转的指标。乳腺癌患者都应该定期进行血脂检测,若能早发现、早处理,不仅可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死亡率,还能降低乳腺癌的复发率,改善提高患者的生存。
最新的《中国乳腺癌随诊随访与健康管理指南(2022版》中提到:乳腺癌患者可以将术前血脂水平作为基线标准,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是乳腺癌患者防治的首要血脂观察指标。
根据LDL-C管理目标,对于不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程度的患者,应该制订个性化的降脂目标和减脂策略。
所有乳腺癌患者
生活方式干预
已存在或已出现血脂异常的患者,除上述生活方式干预外,还应给予适当的治疗措施。
治疗措施
对于血脂异常患者,应当保证营养均衡和多元化的食物摄入,多食用新鲜蔬果和高纤维食物,但应限制控制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饮食,如动物内脏、蛋黄等,减少糖类摄入,少吃甜食、少喝甜饮以及油炸类食品。
另外,每天食用油摄入量应控制在<30克为佳。
如今心血管病已经成为首要乳腺癌患者的非癌症性致死原因。因此,在乳腺癌患者首确诊和治疗随访期间,都一定要重视对血脂的定期监测与治疗,这对改善患者治疗、预后,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