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雌激素如何危害人体健康? 什么是环境雌激素?
由于环境污染,有一类有害的化学物质具有雌激素样活性,通过饮食、空气及皮肤接触等途径进入人体,模拟人体内源性雌激素的生理、生化作用,或具有对抗雄激素的效应,导致疾病的发生,这就是环境雌激素。[1]
长期大量接触环境雌激素,可对人类、家畜、野生动物等的健康和繁衍造成不良影响,如:[2]
含有雌激素的常见生活物品有哪些?
环境雌激素的种类繁多,目前已知的环境雌激素有:[1]
-
人工合成的药用雌激素:药店有售,可偶尔用于更年期女性。
-
植物性雌激素:如大豆异黄酮、月见草油等。
-
真菌性雌激素:如人参表面附着物、玉米赤霉烯酮(霉变的玉米)等。
-
化学农药:主要为有机氯化合物,如DDT 、六六六、除虫菊脂、烷基酚等。
-
工业化学物质:邻苯二甲酸酯、多氯联苯(PCBs)、双酚A、壬基酚等。
-
某些金属:某些重金属污染水面或土地,如铅、汞、有机锡、镉等。
这其中只有植物雌激素是一种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环境雌激素,对相关疾病如乳腺癌、前列腺癌和心血管疾病等,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还可增加骨密度和改善更年期症候群。
人工合成的药用雌激及真菌性雌激素都可以尽量避免,比较难以辨认的就是添加工业化学物质和某些金属的日常物品。
因此,我们在买鞋子一定要认准国标,不要选有塑料配饰的鞋子,避免选择 PVC 材质的鞋子,选 EVA,TPU、TPR、天然橡胶,树脂材质的鞋子,相对安全。还有注意鞋子的味道,有很明显的化学味道的也要避免。[3]
因此,一定要少用塑料制品,如塑料瓶、塑料吸管、打包盒、塑料杯、塑料砧板等,还有超市小票、外卖单等热敏纸物品都含有双酚A。
因此,我们在购买洗洁精、沐浴露、化妆品、美缝剂等时,要注意看好成分,不要用含有壬基酚成分的产品。
如何减少这些环境雌激素的影响?
环境不是个人能够左右的,作为个人来说,需要尽量远离这些含有环境雌激素的日常物品。
1、平衡多样化饮食,多吃新鲜蔬果和豆类
采取多样化饮食,每日摄入12种食物,每周摄入25种食物,注意红白肉搭配、动植物蛋白搭配、不同杂粮及蔬果搭配,也可以减少某种环境雌激素累积到有害剂量的风险。
在平衡膳食基础上适量增加多种新鲜蔬果、坚果等食物,可保证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营养素的摄入,从而减少致癌物的转化及生成,促进受损基因的修复。
哈尔滨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大豆异黄酮中的有效成分金雀异黄素,对有机氯等化学污染物有抑制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以在食物中多吃大豆及其制品。[1]
建议多选择绿色蔬菜和水果,蔬菜烹调前多冲洗几遍,不放心的蔬果去皮再吃;多吃新鲜蔬果,少吃过夜的肉菜,减少亚硝胺的摄入;尽量吃本地食物,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避免吃可能被污染水源中生长的鱼、蟹等。
另外,远离“毒氯”就要尽量少吃脂肪类食物,如奶酪、肥肉等。因为多氯联苯很容易在生物体脂肪层和脏器堆积而几乎不被排岀或降解。[8]
3、减少塑料包装食品
塑料中的双酚A、邻苯二甲酸酯、聚乙烯、PCB聚氯联苯等污染物可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在人体内蓄积。
因此,建议在选择包装食品、微波炉加热食物时,尽量选用玻璃器皿,避免塑料制品中的有害物质释放出来,危害人体健康。
日常少用塑料制品,食物最好少用塑料袋装,塑料水杯和塑料饭盒不要用来装热水和较烫食物。
洗涤剂中的全氟烷化物及化妆品中的苯酮、防酸剂BHA、羟苯甲/丙脂等,也可以通过皮肤进入人体,在体内累积,影响身体内分泌系统,对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建议洗洁精、洗发露及化妆品尽量选择天然的,而非合成的产品。此外,厕纸、洗衣液等也要尽量避免含有荧光增白剂等化合物的产品。
【参考资料】
[1]谭敦民 . 潜藏的毒物——环境雌激素.[J]. 百科知识, 2012 (21): 34-35.
[2]李凯丽, 环境激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4,34(03): 19-22.
[3]壬基酚超标:杨清旭, 刘秀, 张桃, 等. 壬基酚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活性及跨膜G蛋白偶联雌激素膜受体30表达的影响[J].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22, 21(6): 802-808.
[4]在线等!鞋已经放购物车了,能不能买?厦门市场监管
[5]Fernández, M., Bourguignon, N., Lux-Lantos, V., & Libertun, C. (2010). Neonatal exposure to bisphenol a and reproductive and endocrine alterations resembling the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in adult rats.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118(9), 1217-1222
[6]吴芳芳. 环境激素壬基酚的危害及其处理技术[J].武夷学院学报,2014,33(02):17-21.
[7]邓睿翀,王立生.以肠梗阻、溶血性贫血为临床表现的铅中毒3例[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20,29(1)112-114.
[8]藏在脂肪中的致癌物——多氯联苯 . 漳州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