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2 月,小丽(化名)在外院接受了一次左乳房皮下全切术。然而,术后犹如被“夷为平地”的乳房时刻刺激着小丽,她哀伤地感叹:“自己好像不再是正常人了。”出于对重塑身形的向往,小丽迫切希望进行乳房重建。 7 月,为寻求专业的帮助,小丽慕名来到广州泰和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张晓蓝医生团队对她的身体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评估,结合患者意愿,最终决定为其施行“左侧乳房自体脂肪颗粒注射隆胸术 + 全腹部脂肪抽吸术”。简而言之,用患者腹部的脂肪修复左乳缺损,从而实现腹部减脂与丰胸的双重效果。术后,小丽恢复良好,并于次日顺利出院。结合复查结果,她对自己的术后效果非常满意。
众所周知,在我国,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但它的预后相对较好,据统计,早期乳腺癌经过规范治疗后,患者的 5 年生存率可达 90% 以上。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生存期逐渐延长。患者亦对保持乳房外观的完整度、提升生活质量等有了更多的追求。
对于像小丽这样需要接受全乳房切除术的患者而言,她们可能会遭遇乳房大面积缺损、凹凸不平等困扰。即使接受了保乳手术,也有部分患者因术后畸形、乳房部分凹陷、乳头缺失、双乳不对称或不够美观等问题,需要进一步修复。在这几种情况下,乳房重建手术是帮助她们恢复乳房外观的主要手段。
那么,乳房重建有哪几种方式?自体脂肪移植作为其中一种重建手段,适用于哪些人群,又具有哪些独特优势呢?广州泰和肿瘤医院乳腺外科的青年专家张晓蓝医师将带来深入浅出的解答。
乳房重建需建立在肿瘤安全学和乳房美学的基础之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个人偏好、身体状况、预期的术后效果以及可能的风险等综合评估,选择个性化的术式。
根据填补乳房所使用的不同材料,乳房重建一般分为自体组织(皮瓣、脂肪)重建、植入物(扩张囊、假体)重建及二者联合这三种方式。
顾名思义,自体组织重建指的是将患者自己的身体组织移植到乳房的位置,修复肿瘤创面,再造出乳房的外形并重建乳头。通过这种方式重建的乳房形状较为自然,也不存在异体移植中常见的排斥反应。具体而言,它包括自体皮瓣重建和自体脂肪重建这两种术式。
自体脂肪重建,又称为自体脂肪移植(Autologous Fat Grafting,AFG),其原理是将患者大腿、腰腹、臀部等部位的多余皮下脂肪抽吸出来、分离、提纯,然后将活性脂肪颗粒移植到乳房缺陷部分。
与假体重建和皮瓣重建相比,自体脂肪重建的优点在于:易获取、创伤小、无排斥、并发症少、恢复快,重建的乳房在触感和外观上更接近自然乳房等。此外,在提取脂肪的过程中,亦相当于对患者的身体部位进行塑形,如减少腹部或大腿的脂肪堆积,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瘦身”的效果。
-
患者有足够量的自体脂肪可供移植。如果患者乳房重建所需的体积较大,可能需要二次抽脂 。
-
对于乳房较小、乳房轻度萎缩、对乳房体积增加要求不大的患者 。
-
适合于希望避免较大手术切口和希望减少恢复时间的患者 。
-
对于有怀孕生育意愿的年轻乳腺癌患者,可能不宜采用腹部皮瓣重建,自体脂肪移植可以作为替代方案 。
自体脂肪重建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它不仅在乳腺癌术后的乳房重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也适用于美容和身体塑形等多个领域。尤其是对于经历了产后或哺乳期变化的妈妈们,自体脂肪重建术提供了一种恢复身体曲线、重塑美丽身形的有效手段。
自体脂肪重建术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脂肪吸收的问题,即移植到新位置的脂肪细胞可能不会被完全保留,部分脂肪也许会被患者的身体重新吸收,或出现脂肪液化的情况。这种吸收率因个体而异,可能会导致术后效果与预期有所差距。因此,医生可能需要进行多次手术,通过逐步增加脂肪移植量来分阶段达到理想的乳房体积和形状。
近年来,我们在自体脂肪重建领域积累了独到的见解和技巧:术前,我们凭借丰富的经验,通过特定方法促进整个乳房周围的血液循环,确保移植区域的空间既充足又适宜。这为脂肪细胞的存活创造了有利条件;术中,我们精心处理疤痕组织,巧妙地将提取的自体脂肪注射到指定位置,利用专业技巧促进脂肪均匀分布;术后,我们亦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指导。其中包括关键的锻炼计划,这对于促进脂肪细胞的存活至关重要,有助于巩固手术效果。患者的随访数据显示,坚持这一锻炼计划一至两个月,乳房外观即有显著的改善。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这些精心研发的“小秘诀”,在一次手术中尽可能地达到八成的效果,减少患者需要接受手术的次数,帮助其实现理想的手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