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补充疗法可减少老年女性绝经期症状、预防骨质疏松。不过,关于激素补充疗法对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影响,既往研究结果存在分歧。
2020年10月28日,国际四大医学期刊之一、英国医学会《英国医学杂志》正刊发表诺丁汉大学、牛津大学的研究报告,根据对55.6万女性的20年随访数据,分析了激素补充疗法不同类型和持续时间对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影响。
该病例对照嵌套研究首先将英国全科医师两大数据库QResearch和CPRD的医院、死亡登记、社会影响因素和癌症登记数据进行关联,随后按年龄、全科医师、入组日期,将1998~2018年首次确诊乳腺癌的9万8611例年龄50~79岁女性患者与45万7498女性对照者进行匹配。乳腺癌诊断来自全科医师、死亡登记、医院或癌症登记记录。对个人特征、吸烟与否、酒精摄入量、合并症、家族史以及其他处方药进行校正后,计算激素补充疗法不同类型的乳腺癌发病比值比。对来自两大数据库的单独结果进行合并分析。
结果,其中3万3703例(34%)乳腺癌女性和13万4391例(31%)对照组女性在入组日期前用过激素补充疗法。
与从未用过激素补充疗法的女性相比,近5年内长期(≥5年)用过:
- 
	仅雌激素:乳腺癌发病比例高15%(校正后比值比:1.15,95%置信区间:1.09~1.21) 
- 
	雌孕激素:乳腺癌发病比例高79%(校正后比值比:1.79,95%置信区间:1.73~1.85) 
联合雌激素的4种孕激素相比:
- 
	炔诺孕酮:乳腺癌发病比例高88%(校正比值比:1.88,95%置信区间:1.79~1.99) 
- 
	甲羟孕酮:乳腺癌发病比例高87%(校正比值比:1.87,95%置信区间:1.71~2.05) 
- 
	左炔孕酮:乳腺癌发病比例高79%(校正比值比:1.79,95%置信区间:1.68~1.90) 
- 
	地屈孕酮:乳腺癌发病比例高24%(校正比值比:1.24,95%置信区间:1.03~1.48) 
长期(≥5年)仅用过雌激素、短期(<5年)用过雌孕激素的女性,与从未用过激素补充疗法的女性相比,乳腺癌发病比例相似。
长期(≥5年)用过雌孕激素的女性,与从未用过激素补充疗法的女性相比,乳腺癌发病比例高16%(校正比值比:1.16,95%置信区间:1.11~1.21)。
近5年内短期(<5年)仅用过雌激素,与从未用过激素补充疗法相比,每1万例女性:
- 
	50~59岁:乳腺癌多3例 
- 
	60~69岁:乳腺癌多4例 
- 
	70~79岁:乳腺癌多8例 
近5年内短期(<5年)用过雌孕激素,与从未用过激素补充疗法相比,每1万例女性:
- 
	50~59岁:乳腺癌多9例 
- 
	60~69岁:乳腺癌多15例 
- 
	70~79岁:乳腺癌多19例 
近5年内长期(≥5年)用过雌孕激素,与从未用过激素补充疗法相比,每1万例女性:
- 
	50~59岁:乳腺癌多15例 
- 
	60~69岁:乳腺癌多26例 
- 
	70~79岁:乳腺癌多36例 
近5年前短期(<5年)用过雌孕激素,与从未用过激素补充疗法相比,每1万例女性:
- 
	60~69岁:乳腺癌多2例 
- 
	70~79岁:乳腺癌多5例 
近5年前长期(≥5年)用过雌孕激素,与从未用过激素补充疗法相比,每1万例女性:
- 
	60~69岁:乳腺癌多5例 
- 
	70~79岁:乳腺癌多8例 
因此,该研究结果表明,激素补充疗法不同类型和持续时间,对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影响不同:雌孕激素高于仅雌激素、长期高于短期、近期高于远期、年老高于年轻。

















































 
                             
                    



























